English

赵无极回放传奇一生

1999-03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本报记者 赵晋华 我有话说

由中国文化部艺术司和法国外交部艺术行动协会主办、中央美术学院等多家单位协办的“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展”近日在北京举行,给春节期间的中国美术馆引来众多观众,使圈内外仰慕赵无极之名的人们一饱眼福。

现年78岁的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于展览开幕之际专程回到北京。记者所见到的赵无极,含蓄、文雅、不喜多言,他的寡言有点令人感到意外,却也让人体会到另一种大家风范。他认为对自己最好的解释就是去看他的作品,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。

赵无极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为杰出的抽象主义大师之一,此次在北京展出的作品忠实地反映了他的创作历程:从学生时代的具象绘画风格到成熟时期的抽象表现主义巨作。这个画展本身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,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位老人重归故里、一个艺术家成为当今世界杰出创造者的心路历程。

赵无极1921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古老的世家,族谱可上溯至宋朝皇族。每年祭奠先祖冥诞之日,赵家便摆上传家宝——赵孟(兆页)和米芾的两幅画。年轻的赵无极尤其推崇米芾,这份敬仰延续到今天:“他是用另一种眼光观察的画家。”

赵家后来移家南下,赵无极之父赵汉生在上海银行界就职,是个业余画家,这种艺术细胞遗传给赵无极。赵无极10岁就能画画,在上海读完了小学和中学,酷爱文学和历史。1935年他14岁时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,6年后毕业留校任教,同年(1941年)在重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。

通过明信片和当时在中国发行的美国杂志,赵无极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坐标:雷诺阿、莫迪利亚尼、塞尚、马蒂斯、毕加索……这些大师被他认为更接近自己的天性。1948年,在父亲的支持下,赵无极决定与夫人谢景兰一起前往巴黎继续深造,开始了一条全新的艺术探索之路。在随后的几年内,他在欧美各国写生、游历,随着知名度的上升,在各国多次举办展览,与众多艺术家交友。1961年,赵无极结交了《西方的诱惑》一书的作者安德列·马尔罗,马尔罗是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长,在其关照下,赵无极于1964年成为法国公民。

赵无极移居法国之时,正是欧洲的抽象绘画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群雄并起之际,赵无极顺应了这个艺术趋势,到巴黎不久之后转向抽象探索,画作脱离叙事性因素,借助抽象符号表现物象之外纯粹的象征意义。他的画风发生重要转变,从50年代后期,他放弃象形文字式的符号象征,转为更加直接表述精神、宣泄情感的表达方式,他用大笔自由涂沫,在扑朔迷离的色彩、光线和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中抒发感受和描绘幻象。1959年之后他的作品以创作日期命名,目的是让观众不受任何画面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直接体验绘画意境。赵无极此时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抽象绘画风格。相对于西方一些重理性结构的抽象绘画,他的作品具有自由抒情的特点,相对于另一些完全无意识挥洒的抽象绘画,他的作品又有深刻的精神内涵。

“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,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”。在法国接受一次采访时,赵无极这样说,而他非凡的艺术历程及作品魅力,是中、西方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和创造力的完美体现。在赵无极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中,他融会贯通了中、西方文化,充分运用西方文化的表现手法,把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国美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进入中年之后,赵无极的油画技巧日臻娴熟,色彩变得艳丽明亮,画面侧重对空间和光线的追求,蕴含天、地、水、火等种种大自然的要素,气氛越来越平静。到了晚年,他的绘画更是炉火纯青,一方面传达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,另一方面,却化入象外之象,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、虚静忘我的精神境界。60年代时,在一次有关旅法侨民的调查中,赵无极回答:“如果说巴黎的影响在我作为艺术家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是无可否认的,我必须说,随着我思想的深入,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。我最近的画作自然而然地反映中国。或许悖谬的是,这种深远本原的归复,应该归功于巴黎。”

回国办展览是旅居海外的赵无极先生多年的宿愿,在他艺术生涯达到巅峰、艺术风格完全成熟时,集其60年创作成就的百余幅精品展览,成为他献给北京的一份珍贵礼物。面对如此丰富、精美、令人愉悦的作品,美术界人士赞叹不已,认为他早期的创作起点就很高,不愧为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。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、美术评论家范迪安先生接受采访时说:20世纪的中国美术有着种种文化表征,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中、西文化碰撞下中国美术的变革。在中、西文化关系这个历史课题前,许多艺术先贤用毕生的探索作了回答,这其中,赵无极先生的贡献是独特的。以他由中而西的人生旅程和由西而中、化合中西的艺术历程,表现了他不断自觉的文化取向。当然,他传奇般一生的付出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,他以中国人的灵感和才情在国际艺坛上站住脚,而其他一些画家面对西方绘画体系——古典的、现代的、当代的令人迷恋的、眼花缭乱的许多艺术品时很容易走失自己。赵无极以更高的文化见识从远距离把握到中国唐宋以来的艺术传统,他的画具有中国从五代到北宋的大家的风范,可用“明澈”一词来概括,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。

此次展览得到了中、法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,江泽民主席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分别为画展题词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